在传统文化中,平常有两种人际关系的沟通方法,一是孔子的仁义法,二是鬼谷子的纵横术。
- E3 `' r6 s7 M4 E" j. d9 c7 `6 {仁义沟通法,重在于心诚,也就是用你的真心,去换取别人的真情。比如你爱一个人,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,向对方袒露心扉;比如你想要涨工资,那就找个机会,向老板表达你的愿望。这就叫以心换心。
) f; Z8 m1 S5 N
但鬼谷子认为,人际沟通中的将心比心,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,根本就实现不了。在他看来,人与人之间都是以“利”为中心的。当你还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下,就轻易袒露自己的内心,只会受制于人。 2 l/ [2 A4 X: u; x
所以,鬼谷子提出纵横术,也称为捭阖术,也就是沟通时要有谋略,通过一捭一阖的沟通方式,从而把控沟通的走向。 / _$ ~0 e5 [- n8 `
在《鬼谷子》这本书的第一章:捭阖第一,讲到了捭阖沟通术,主要是三步:知彼知己,动静相制,顺势导引。
0 V9 e/ B0 ~+ J# Y( @+ i 1 J9 X. x* F1 R! c# z% w+ E; Q- `
& j, k9 }1 b+ r2 E! \
首先是知彼知己:
; [: X% ~; _$ k4 a
通过观察、倾听与分析,全面掌握对方需求、性格及立场,同时明确己方目标与底线。 9 b$ ~7 V) f5 u4 N' U
比如你想要涨工资,和老板沟通前,你先要了解老板的需求,再思考自己的工作技能是不是公司所需要的;了解老板的性格,才决定你要详细地说,还是概括地讲;了解公司的规划,你才能能够使自己的观点与公司的发展相契合。 9 Q: q% |9 e! c$ C5 O& x3 E
其次是动静相制:
8 T: X0 A7 d3 n8 y' w" ^
运用“捭”(主动提问、引导)与“阖”(沉默观察、隐藏意图)的交替策略,控制对话节奏与信息流动。
+ ^) V* S- j' `9 [$ K E
这是指说话的策略。先通过提问的形式,让对方回答。之后你从对方的谈话中,了解他当下的想法或意图。3 g3 r$ d! S1 ^6 u7 z2 S1 j
+ F/ Q9 ^4 B5 E/ V8 U- q2 l1 o
最后是顺势导引: 1 O: O) }+ ?; x4 {+ y
基于前两步的洞察与节奏把控,以“飞箝术”或“象比原则”引导对方思维,使其自发接受己方主张。 # Y. Z4 C! H# L7 r; z
当你了解了对方当下的想法或需求之后,就要开始将对方引到你的目标上来。比如你先捧老板,说他爱听的话,让他心里高兴,降低戒备的时候,你再提涨工资的具体要求,才有可能成功。
# O: _! P4 |+ r) h, u- m ' l+ C6 e) s0 Q7 i% I6 W- t
总结来讲,捭阖沟通术,就是不要幻想将心比心,因为每个人的“心”都是不一样的。而是要根据别人的需求和利益,再用“说与听”的沟通技巧,将对方引入你的目标中来。
7 O+ I9 y* M8 @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