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 29 回复 0

秦八8.1:靖郭君将城薛

251

主题

1

回帖

1093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093
发表于 2025-6-6 10:08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,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靖郭君田婴欲在封地薛邑筑城时,一位门客以"海大鱼"为喻巧妙劝谏的故事。
& I8 o& b6 X" M8 a8 _1 O
) ~$ M& G; \0 u6 T‌简介‌:7 p8 O8 k, p: \9 S
靖郭君执意扩建薛城,门客纷纷劝谏被拒。一位齐人用"只说三字,多一字甘愿受烹"的承诺获得进谏机会,以"海大鱼"三字引起靖郭君好奇,继而阐释"鱼失水则蝼蚁可食"的隐喻,指出齐国才是靖郭君真正的依靠("水"),失去齐国支持("失水"),薛城再坚固也无用。靖郭君最终采纳谏言停止筑城。/ |# O1 w2 F7 |3 _

0 H$ |: t/ R9 j" [. c: p3 \‌时间背景‌:" a6 l- w8 _; B# P1 {! n
故事发生在战国中期(约公元前4世纪),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少子、孟尝君之父,曾任齐相十余年,封于薛邑(今山东滕州)。这一时期齐国与魏、楚等国争霸,封君筑城易引发君主猜忌,门客的劝谏体现了战国策士的智慧。. l3 g" z& l* _9 J

* n; q# v6 Z; g! d‌核心寓意‌:
+ B: g# v% B. j& X) a) d通过"水与鱼"的依存关系,强调政治家需认清根本利益所在,避免因小失大。该典故后成为"海大鱼"成语的出处,喻指依托整体才能生存的深刻道理。
4 g; `) ]8 A8 _" ?* h/ X; g- Z/ |, U$ c  d2 ^
【原文】! `- N$ G# f; L2 X; U9 S

& L, f2 D4 Q$ Y/ H! M靖郭君将城薛[1],客多以谏。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[2]。齐人有请者曰:臣请三言而已矣[3]!益一言[4],臣请烹。靖郭君因见之。客趋而进曰[5]:海大鱼。因反走[6]。君曰:客有于此[7]。客曰:鄙臣不敢以死为戏。君曰:亡,更言之[8]。对曰:君不闻大鱼乎?网不能止,钩不能牵,荡而失水,则蝼蚁得意焉[9]。今夫齐,亦君之水也,君长有齐阴[10],奚以薛为?(夫)[失]齐[11],虽隆薛之城到于天,犹之无益也。君曰:善。乃辍城薛。
: _2 l) \& j" n8 g
" P+ s, o6 Z  p【注释】
3 S) |6 `, j. x. ]5 ?4 U4 I
7 @( Z* x7 W2 e[1]将城薛:将要修筑薛地的城墙。
4 r: K- e2 q5 Z[2]谒者: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员。无为客通:不要给纳谏的门客通报。% @7 V( n9 X6 U( S9 A, Y
[3]三言:三个字。& B2 H& U, m$ P' d0 V: D
[4]益:增添,多。5 i, e8 e! a$ W/ }4 e
[5]趋:小步快走,古时臣下面见君主的一种礼节。
3 J" K" D8 h1 T% l" K[6]反走:即还走。犹言撒腿往回跑。
) O3 h) ^; r5 L) s0 v! j2 {, ^& S[7]有于此:留于此,犹言留在这里继续说。
2 u# L2 b8 u9 W[8]亡:通无,不。更:再。
# B: V( @$ Q' h( v* M% R[9]得意:满意。
  R, |" F. j9 `, N[10]阴:庇护,荫庇。
& O5 w0 p& m0 N  \. A3 ?[11]失:原作夫,据王念孙等说改。
- p# @! S: l$ u+ Y/ J  {4 R! H  P5 p" f$ u* ~3 \
【翻译】
( U7 e, A1 J6 [5 y# o( V1 Y+ g4 s5 w3 Q) h% K* q; z* x
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邑筑城墙,门客多来劝阻。靖郭君叫通报的官员不要给谏阻的门客通报。有一个齐国门客要求接见,说:我只要说三个字就行了,多说一个字就请把我烹死。靖郭君就召见了他。门客急步前来禀告说:海大鱼。说完转身就走。靖郭君说:你不要走,留下把话说完吧。门客说:我不敢拿死来开玩笑。靖郭君说:别这么说,您继续说下去。门客说:您没听说过海大鱼吗?用鱼网捕不到它,用鱼钩牵不上它;可是,当干得连一滴水都没有时,小小的蚂蚁、蝼蛄也能制服它。如今齐国也是您的水呀。如果您永远有齐国庇护,要薛邑又有什么用呢?如失掉了齐国,即使把薛邑的城墙筑得天一样高,又有什么用呢?靖郭君说:好。于是放弃了修筑薛邑城墙的打算。
/ F& n2 ]9 `0 n2 B( J- P4 ^+ [5 Z1 u$ R5 h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