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$ Y( Y- w, r) \, }
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?每天在电脑里收藏了一堆文章、资料,可等到想用的时候,翻来翻去找不到,好不容易翻出来,却发现内容乱糟糟,根本不知道怎么用。其实,这是因为你还没搭建起一套清晰的知识框架,就像家里没有整理好的储物间,东西再多也派不上用场。: W$ P& G" k+ r7 o- p+ d
. e" J. ^# M% K( Y) P别着急!美国作家尼尔・布朗和斯图尔特・基利写的《学会提问》这本书,能帮你解决大难题。书里教你通过问 11 个问题,就能搭建起一套超实用的知识框架,让你的知识变得主题明确、逻辑清楚、内容丰富。想读这本书的朋友也别担心,文末有电子版的下载链接哦!
- D0 @/ {9 x: W$ q( G; z l$ J u% u9 _3 E5 k2 }1 D8 j
这 11 个问题就像三个好帮手,分工合作,帮你搞定知识整理的框架。
4 ^% R, R1 s" K; L$ ]/ g0 e$ w0 g9 C
一,知识收集。' N# P) b- b& ] J8 q+ e
6 q" l# N* F: ?* |# A. k
你可以用书中提到的前 5 个问题,像给知识卡片贴标签一样,快速搞清楚重点:/ ~- [- V$ O, W8 B
6 n# y* N& S( r4 @# d4 q9 J1.这段知识到底在说什么?最后的结论是什么?
y* ]/ D, b& G' Y5 L ^6 U2 m2 ~, }) e
2.作者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?理由是什么?
. u% b- q B. X; K5 u0 m* F
" M: |% d: L& T3.有没有一些话意思不明确,容易让人误解?
@" e+ ]# m+ G0 J& c. M6 X0 j2 n8 }( |" P! G6 [
4.作者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?他默认大家都认同哪些观念?* _6 p0 ~4 ? I0 E) c; ~
9 Q9 E' `2 y8 n! p Q2 W- @0 ?* `
5.除了明说的理由,还有没有没说出来的前提条件?
) X6 X$ F0 z/ W; P6 k6 ?; C' `7 p# Y( i* Z. ]0 w3 v
二,整合优化。
3 a3 d% {9 h+ y1 F7 ]2 L; R3 S* T, t" u( O) n
用后 6 个问题,帮你挑出有价值的 “金子”,扔掉没用的 “沙子”:
- s8 c3 ^& }8 `
3 L( z t( m5 u0 E6. 作者的推理有没有漏洞?是不是在偷换概念或者强词夺理?. j& C' X j. n, K# k
! L" U) M v0 D5 R, ^+ W J, @% x7. 用来证明结论的证据靠不靠谱?是真实案例还是随口一说?
9 F! S1 w+ w2 z1 X; w4 \" c% `8 {( X r( ?& e8 I( W
8. 除了作者说的原因,会不会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结果?
, w' T* ]! N! k' R2 z& Y! a
2 C6 f- h8 B& L1 E. \9. 统计数据有没有故意误导人?比如只说比例不说总数?2 V v8 R4 @7 d# m
8 k" _) L& r$ Q ?
10. 有没有关键信息被作者藏起来没说?
$ H+ _: l2 r/ e: Q/ d( Y* e5 [/ A" o8 Q, R" b* q4 \# n7 t6 v: ]
11. 根据这些证据,还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?& |2 @% S, h! i. E: H1 Y
& {+ S7 u3 K h1 f; E
最后是负责输出。: V6 s- F% z- `) Z
2 h: b* q7 ~" Z1 l! e2 V
按照 “结论 - 证据 - 限制条件” 的模板,把整理好的知识重新排列组合,给它们分好类、连上关系,以后想用的时候,直接就能拿出来用。
1 A% m a& e1 o; r2 c: L7 y! S k* Y" B, V- c# ?5 G- Z5 D
这么一整理,这些知识就变成了你演讲、解答问题的好素材。下次遇到需要分享观点、回答疑问的场合,再也不用担心无话可说啦!) E0 q# S9 f1 c+ X: M* m
0 u- I3 }2 H( x( r$ E3 S$ h+ G
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翻开《学会提问》这本书,解锁高效建立知识体系的新技能吧!( V! l, j( c: B# f. O d% H' G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