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 26 回复 0

《鬼谷子》第三篇:内揵术 第四章:圣人立事,以此先知而揵万物

192

主题

1

回帖

7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16
发表于 2025-4-18 17:05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! b/ L$ S4 z0 {3 s. a( B(1)6 {% v+ f# Y  }9 x: u# p

" T0 Q  @( O! |) @原文:
" R: ~! x6 }; R3 d+ q8 i8 g% o1 k1 O1 q0 \! Y' B6 R% G
故圣人立事,以此先知而揵万物。由夫道德、仁义、礼乐、计谋,先取《诗》、,混说损益,议论去就。欲合者,用内,欲去者,用外。外内者必明道数,揣策来事,见疑决之,策无失计,立功建德。治民入产业,曰“揵而内合”。上暗不治,下乱不悟,揵而反之。内自得,而外不留说,而飞之。若命自来己,迎而御之;若欲去之,因危与之,环转因化,莫知所为,退为大仪。! u6 N6 Z1 _: ]% G6 z; \* j
: N1 r, J1 j! L# l) T
译文大意为:
- f3 Y- g2 k! w. ?0 L. {7 l/ q( [- K; ]9 a& H! e
故圣人立事,以此先见之名来掌握万物。凭借道德、仁义、礼乐、计谋,先从《诗》等典籍中汲取智慧,综合权衡利弊,审慎抉择进退。先要合作就运用内在智慧,若需疏远则借助外在策略。内外兼顾,洞悉规律,预见未来,果断决策,确保无失误。如此,方能建功立德,治理民众,促进产业繁荣。若上位者昏庸,下位者混乱,则需灵活应对,保持内心清明,外不受干扰,顺应时势,进退自如,方为大智慧。
7 x4 Q3 n3 u6 }, o+ P
+ |5 c, T3 |* O! q0 z+ r(2)
6 Y/ Y! z7 ^, H& q$ h圣人的大智慧,先见之明都源于对万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。他们也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,然后再参考先人的智慧结晶,逐步提升自身的认知与判断力。也正是这种对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,使得圣人在面对复杂局面时,能够从容不迫,游刃有余。他们不仅善于从经典中汲取智慧,更懂得在实践中灵活运用,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,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找到最恰当的应对之道,实现内外和谐,成就非凡事业。! {: W. d' z- [  ]& h

, U6 |$ O9 n- q! L观察事物,要深入其本质,只有洞察本质,才能把握其运行规律,不被表象迷惑。在实际应用中,所有事物都有其本质和内在规律。例如:一个公司开始缩减成本,开始裁员、优化结构,看似是财务策略,实则是战略调整的前奏,预示着市场风向的变化。深入剖析,方能把握公司真正的意图和未来的发展方向。通过自己所在的公司所作出的决策,结合市场动态,来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。9 k% N0 P2 Z: [& N& S
6 V* O% Z0 W1 f
透过现象看本质,拨开迷雾辨方向。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,看清本质后,便能随机应变,为自己的前途增加几分胜算。0 ?* s% {' z4 t, o# U4 I
& i) L. {0 I; Q0 m$ l0 ~
在这个内卷的时代,我们无法做到像圣人那样洞悉一切,但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圣人留下来的一些精华,并实践应用,提升自身洞察力,增加在内卷中的竞争力。/ R1 q2 p3 \% a( C9 a' [
. b( t7 w/ i% k. Y7 N  M& [
(3)) l* A, y/ v# S) ^! E
1 X$ L" E* {2 N
核心概念解析
, l  F3 w4 O( X) N7 T6 i) x* M# s" @+ Y
1.内揵之术:通过道德感化建立内在默契
1 W: ]8 Z# R) I8 q1 J$ l$ s8 s: h/ a7 r9 p% R
2.外拒之策:运用权谋应对外部变化
! B: E( W" G& v- U. v+ ]) d4 m/ @" `! _7 r! A  q
3.环转因化:灵活变通的处世哲学# m6 Q* A- b  c6 F

; X) H, P- ^6 D4.退为大仪:以退为进的终极智慧. @7 Z( {& T  z- @) I; h5 a0 y
7 C; }2 Z* n4 s4 g
思想价值
4 c( m9 j& H& W4 u3 v$ }- [6 o7 l& S" V( s1 j" V6 z
这段文字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核心思想:
! `* r: s, W9 x+ E9 S! G& F
' }% Q2 I& {5 A4 \) |1. 强调“先知”的重要性,主张通过经典学习(诗书)提升洞察力。, X7 y0 [9 l9 l6 k* H6 S
3 D% t0 a) d% D/ Z
2. 提出“内外相应”的辩证思维,注重内在修养与外在策略的统一。7 Y, R; I3 F4 ~  o# N5 `

) N5 k$ a( c0 s3. 倡导“因势利导”的应变智慧,主张在动态变化中把握主动权。7 V5 V: i) s, o

; i* d2 e6 \6 k# O+ n6 P  M( `: X4. 包含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的“进退之道”,既有进取的韬略,又有退守的哲学。
3 s) I1 w0 b. {4 M2 @8 X3 x7 R: h- X5 t6 K# j# K
应用启示6 K6 @2 H; @' |6 S% Y2 y

5 @! k$ E5 D& H  v( T  G3 r3 |& \1. 现代管理中可借鉴其“内外结合”的系统思维4 V' v$ D! r7 l3 h* G7 b
6 J& \; Q$ Y. Y* n7 A, b, l
2. 危机处理时可参考“环转因化”的应变原则
4 D# m& N( f' R$ g0 @7 v7 d. [
/ {) C3 @. c# F* n5 M% X: a; Y8 ^3. 个人发展需注意“知进知退”的平衡智慧
5 P; s6 C, Q" o  E7 O9 H# K7 s0 X' n% N, B+ J0 R
4. 决策过程中应注重“损益权衡”的分析方法
  C: e! W- U$ e5 f& a5 a
9 t! ]# r# B5 q: c6 r, N这段文字虽产生于两千多年前,但其蕴含的辩证思维和策略智慧,对当代政治、商业和个人发展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1 C4 q, t6 O. l: {: S% e3 E' x! v1 E
写到这里的时候,第三篇:内揵术共四章也全部完成。内揵术的精髓在于通过内在修为与外在策略的有机结合,实现个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。它和捭阖之道、反应术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了纵横家的智慧体系。内揵术强调内在修为,捭阖之道注重言辞策略,反应术则侧重洞察人心。三者结合,方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局势,达到内外兼修、进退自如的境界。+ |. ]. h% N! ~* x, X* t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