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,多数都是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:孩子们还小的时候,还没有什么成熟的价值观,身边的父母,周边的人群都会是他们模仿的榜样。当我们没有能力去满足孩子合理正当的要求时,或者孩子合理正当的要求被我们也许不那么正确的价值观矫正,压抑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小时候的我们。4 t: S- x* p) R' ]; ^$ m+ z* X
0 _+ @- N+ Q0 [+ _
如若我们也是一直在求认同,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别人的目光中揉来揉去,最后活成别人家的孩子。这一过程痛苦而漫长,很有可能几年十几年都在寻求自己,这在群聚集体的生活中经常可见,大人们彼此熟识,孩子们又在一起玩耍,无形中就行成了对比矫正的氛围,而垫底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,往往牺牲最大。
: } T! \3 Q2 F: {
; H! M$ u3 ~0 r# ]比方说小时候想买个零食或者是漂亮的衣服,我的父母是这样的反应:你这个孩子怎么不懂事!自己的需求被一次次的拒绝并被批评我羞愧的低下头,搓着衣角不知所措!后来自己会赚钱了,虽然受到勤俭节约的思维方式,在第一次有了孩子,学会了在网上给孩子买衣服,慢慢的我发现平时勤俭节约的思维一下子不受控制了,后来发现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在弥补孩时的我。4 l5 g3 Y3 n( y$ L6 D
' A3 q* f, u) K& P/ f9 ^5 w F
比方说看了零食明明是自己想吃,结果不自觉的问孩子:宝,来来来,尝尝这个!孩子说:我觉得那个不好吃!我说:我觉得很好吃,给你买点!结果就是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东西!- |$ g" v% z& M( l+ w- s
2 r+ C4 K( H2 A7 ]- n
后来在做断舍离的时候,我记得买的大的垃圾袋,扔掉了至少有10个大袋不穿的衣服,有很多牌子还没摘!我记得挺有意思的是我婆婆也是一位省吃俭用的人,我们一样存储了很多以为以后会用的东西。结果5年、10年都没有用上。扔的时候我还是背着我婆婆一袋袋的偷偷扔出去的。因为我担心被婆婆一说,我又会留下以后都不可能穿的衣服。这是我生活中走过的一些弯路。我并没有说勤俭节约不好,只是在孩时的一次次简单的欲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,长大后又没人管控的时候,那时自我约束力是非常差劲的!
' U! o+ R k- ~2 [$ F
* j, j, J! Y' f6 c+ h; A( u又比方说我是家中的老大,我的爸妈给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:你是姐姐,得让着弟弟!虽然内心很有不服,却又很遵从父母的话!终于到了结婚的年龄了,那个时候我就想对男方只有一个条件:得比我大!因为我是这样想的:找个大的可以让我!因为我的爹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!
5 {7 y+ ~9 ]; b6 ]3 Y7 ?
; H* o( p$ v" H. Y2 b! W) y. w结果很幸运,找到了我现在的先生,比我大三岁!后来我发现俺俩吵架的时候他一点都不让我,因为在他是家里面最小的,上面两个姐姐!是被让大的,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了,并且对我说:你从小是让大的,你可以继续让!瞬间,我觉得天塌了!所以开始对着给我家先生干,你说东,我偏偏往西,你让我不爽,我也会让你尝尝这种感受!在婚姻中我不知道自己经历了多少回的煎熬,才走出了自己的心魔!
& f0 h& h3 G: W% E1 M
! H ~& V& p8 m1 Z( I7 L3 A3 h如果用我们的价值观去严格要求孩子,那么很有可能孩子就被就会长成我们的样子,的确我活成了我爸妈的模样,我不敢对任何人提任何要求,更加担心给别人增加麻烦,就像工作中本来需要交的税,当我听到客户有不开心的感觉,我会马上按照客户的要求我理解的意思:少交点税!' Z9 z. {2 L$ d [* m- Y8 }; w) o
6 g, W/ F( z9 C2 t0 Z! C1 F( {所以我在他人眼中就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,成了别人眼中的孩子,我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没有自我,走很多弯路。' a, h/ e- f2 Y( I. Q
7 \8 n( t# _3 M日月的变迁,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日新月异,我们的父辈那个时候属于计划经济。而我们这个年代是属于市场经济。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,也算一个特别坏的时代,而我身上那种听话,懂事,以他人为中心的烙印虽然让我活了下来,却这一路走来很是心酸!5 E* ]$ _/ d0 \$ ]# A) |3 r; D$ y
3 ?5 ?/ M+ h4 n( D6 X5 U在生活中不能满足我们需求的同时,这种现象然后在我们身上会表现的特别明显,现在基本上都是纯市场经济,孩子可能就会相会独立一些,有的时候,会更自主一些,如果我的思维方式没有得到改变,没有给到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念,我的孩子将重复我走过的弯路!& }# s" G! c% `% \
% j/ O- u& { n# Y$ d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