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 280 回复 0

‌鬼谷子中经与持枢:原文与翻译

192

主题

1

回帖

7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16
发表于 2025-3-11 15:03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鬼谷子《中经》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如何制人心法,通过内在精神的运用来处理外部事物,以达到控制人心、御人用人、掌握主动的目的‌。
3 _& k7 x. S+ ~& q  X- p. l, x1 G# c* Y5 y" {& w
原文:
9 P& Q8 n# h" i: y: l  i) m8 z) Y& N4 s1 @5 K& _
中经,谓振穷趋急,施之能言厚德之人。救拘执,穷者不忘恩也。能言者,俦善博惠。施德者,依道。而救拘执者,养使小人。盖士遭世异时危,或当因免阗坑,或当伐害能言,或当破德为雄,或当抑拘成罪,或当戚戚自善,或当败败自立。故道贵制人,不贵制于人也。制人者握权,制于人者失命。是以见形为容、象体为貌,闻声知音,解仇斗郄,缀去,却语,摄心,守义。《本经》记事者,纪道数,其变要在《持枢》、《中经》。
2 d9 h3 Y! Q" W/ V
; }7 Q. V0 s7 r0 H
见形为容、象体为貌者,谓爻为之生也,可以影响、形容、象貌而得之也。有守之人,目不视非,耳不听邪,言必《诗》《书》,行不淫僻,以道为形,以德为容,貌庄色温,不可象貌而得之。如是,隐情塞郄而去之。
+ y! W% b4 Y8 @& F5 F4 c' A3 m# C. p! u7 `" T
闻声知音者,谓声气不同,恩爱不接,故商、角不二合,征、羽不相配,能为四声主者,其唯宫乎。故音不和则悲,是以声散、伤、丑、害者,言必逆于耳也。虽有美行、盛誉,不可比目、合翼相须也。此乃气不合,音不调者也。
4 Z; z3 m9 \; P$ U; W: E$ x8 Q) t: O
* ?0 B6 x0 ]. i9 |
解仇斗郄,谓解羸微之仇;斗郄者,斗强也。强郄既斗,称胜者,高其功,盛其势也;弱者哀其负,伤其卑,污其名,耻其宗。故胜者闻其功势,苟进而不知退;弱者闻哀其负,见其伤,则强大力倍,死而是也。郄无强大,御无强大,则皆可胁而并。  b+ }  ?7 }- r8 ]

3 A& ?& O/ i8 u. Z+ U1 v. G+ H9 E
缀去者,谓缀已之系言,使有余思也。故接贞信者,称其行,厉其志,言为可复,会之期喜。以他人庶,引验以结往,明欵欵而去之。
; }0 h/ O) z& i8 O
1 L) B# C" D) r& V* p
却语者,察伺短也。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,识其短,验之,动以忌讳,示以时禁。其人恐畏,然后结信,以安其心,收语盖藏而却之。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。
( U# [( _7 ^1 ~( \5 R! S
. d* z$ ?: ^' @8 R, X摄心者,谓逢好学伎术者,则为之称远,方验之道,惊以奇怪;人系其心于己,效之于人,验去,乱其前,吾归诚于已。遭淫酒色者,为之术,音乐动之,以为必死,生日少之忧。喜以自所不见之事,终可以观漫澜之命,使有后会。' t8 w. E7 [! A0 W

% s# C+ R# d1 h* m9 _- o; N9 ]
守义者,谓守以人义,探其在内以合也。探心,深得其主也。从外制内,事有系,曲而随之。故小人比人,则左道而用之,至能败家夺国。非贤智,不能守家以义,不能守国以道。圣人所贵道微妙者,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,救亡使存也。4 l$ y, f. O& e
& F: w/ p9 d7 V- F) L9 T& J
译文:# a3 u8 g% }* s6 Y% |# `
1 k) h6 v# ]- U- e/ y/ K
《中经》是为解困救急用的,能言善辩且德养厚重的人可以实施。只要搭救出陷入困境(被囚禁)的人,被搭救者就不会忘掉救命大恩。能言善辩的人,可以广结善缘,博施恩施;德养厚重的人,可以循依大道;搭救受困的人,可以役使仆从。世道剧变,时势危难,士子们各有境遇,有的幸逃性命,有的谗害辩士,有的弃德称雄,有的受拘入罪,有的独善其身,有的傲世独立。处世之道,贵在掌控他人,而不在受他人掌控。掌控他人就是掌握权柄,被他人掌控就会命不由己。“见形为容象体为貌、闻声知音、解仇斗郄、缀去、却语、摄心、守义”(中经)七术因此而生。《本经》所述,讲的是(制人)原则(道数),而这些原则在应用中的变通要点在《持枢》与《中经》里。
) t; a$ y2 K% W2 O  K! {; E4 R& I. a) C  y# e8 v
所谓“见形为容、象体为貌术”,就是拿爻的卦象来作比照,通过(观察)对方言行、体态、象貌等来获取对方的内心隐情。有所持守的人目不斜视,耳不旁听,出言不离《诗》《书》,品端行正,以道(理)为思考准则,以德(行)约束自己,容貌庄严,颜色温和,难以用颜色象貌来获取他的内心隐情。若是遇到这样的人,(己方)就要隐去真情,塞好(言行中的)漏洞,离他而去。. g1 c% e& Z: X2 M4 A  x
+ S2 S7 V3 l" j% J# ?
所谓“闻声知音术”,就是(如何处理)声音与气息不合、恩德与友爱不通(的法术)。当商声与角声不合、征声与羽声不配时,能为四声作主的,岂不就是宫声了吗?音调若不和谐,听起来就会难受,因而(言谈中)如果声音散(乱)、伤(情)、丑(恶)、害(人),言辞就必然逆耳。(如果言辞逆耳,己方)即使品行美好、广受赞雀,也无法(与对方)做到如比目鱼、合翼鸟那般密切无间,因为双方的气息不和合,声音不协调。  `: a: Q6 @# y* M5 u6 s6 I

1 M/ i% _$ p1 j1 ~5 W& U" `所谓“解仇斗郄术”,就是(比己方)弱小的双方有仇,(己方)就替他们解开;(比己方)强大的双方有隙,(己方)就使他们争斗。两强相争,对于取胜的一方,(己方)要高扬他的功勋,壮盛他的威势。对于挫败的一方,(己方)要哀叹他的失败,刺伤他的尊严,侮损他的名声,羞辱他的祖宗。获胜者得闻他人赞其功大势盛,就会一味进攻而不知退让,挫败者得闻他人哀叹其挫败,损伤其自尊,就会力量倍增,拼死一战。(死战的结果是)有郄的双方都不再强大,双方的防御也都不再强大,(己方)就可(对双方)施以威胁,全部吞并。# w6 k1 R8 Q- T9 E- ]

" ~! U3 y, ~& Q8 @所谓“缀去术”,就是使用言辞来系结(行将离开的)对方,让他心有所念。要系结的须是贞信的人,可赞扬他的前程(前途无量),鼓励他的志向(不可懈怡),言辞中流露出欢迎他归来的愿望,表达出对再次相会的期待与喜悦。再引证他人的类似(成功)案例,以期验对方(成功之后)也不会忘掉旧交,并在对方(最终)离去时,要直白地表达出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。8 a  \+ d, t& t+ X" y( k5 _
6 Q( ^/ w& f. R  L' n% p5 Z
所谓“却语术”,就是审察、等待(对方出现)缺陷的法术。话说多了,就有失误。(己方)要审识对方言辞的漏洞,待验实之后,就指出(对方)犯了忌讳,或有违时下禁令。有对方恐惧时,(己方)再以诚信相结,安定他的心,同时收住法术,将(对方的)失语掩饰起来,不再提及。不要将自己所不能做的表现给见多识广的人。, \$ _, @1 D  V5 P, A" d( ^# `* d

' N" r  ^# i# u6 V7 ?7 C: O
" s6 `" L2 x0 ^3 f0 G+ T所谓“摄心术”,就是摄取人心的法术。在遇到爱好技艺、道术的人时,要盛赞他的技、术,传扬他的名声,用(己方所知的)方术来验证他的技、术,惊叹他可奇可怪的地方;(于是,)对方将心思全部系在己方身上,称其法、术是师从于人的,符合于先贤道术,在您面前展示是班门弄斧,我真诚感谢我的师承。若遇酒色之徒,己方就可使用此术(摄心术),用音乐来撼动他,(让他)认为自己必死毋疑,忧虑于来日不多。(然后己方)再使用目所不及的事物(音乐)让对方去感受生命的浪漫灿烂,对方因而欣喜,终有会悟(感悟)。* k& W8 ^) Z+ P" g* m9 j9 x( z

# q0 ~# H# m+ ?$ q# i2 E( [所谓“守义术”,就是守住做人的本义、探测对方内在而予以迎合的法术。探求对方内心,就能从纵深处得知对方的主意所在。通过外部(事务)来控制对方的内心,(就是)在(对方)心中系结事务时,(己方)予以曲道解决,以顺遂对方(心愿)。小人相结以亲,就会使用左道旁门来结(对方)心,终至于败掉(对方)的家,夺占(对方的)国。不是贤明智慧的人,就不能用义来持家,也不能用道来守国。圣人之所以尊崇此法术的奥妙之处,正在于它确实可以(使家国)转危为安,救亡图存。
8 t+ R- ?. @4 f! s0 g. c8 h; e; v) L2 _: K7 }2 P. g
* m( m4 ^. @" c* C% w, R) s
鬼谷子《持枢》的中心思想是顺应天时盛衰的自然变化,掌握并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‌。
' ^# R  W9 ]* J' q- \. e# d' t. @7 V# h6 b- J, c- M
原文:
" q$ T% A' o7 `; ]3 x% o, Q
0 t  d1 X8 v$ ^; L# p7 G持枢,谓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天之正也,不可干而逆之。逆之者,虽成必败。故人君亦有天枢,生、养、成、藏,亦复不可干而逆之。逆之者,虽盛必衰。此天道,人君之大纲也。
6 ~$ [& g/ n- l, W, X8 [" @6 h
$ o: y6 I0 q. n! Y  z译文:$ [+ I8 E7 t! H% l# i) h
+ C$ ^( _3 @3 u8 t: M. T: L
所要秉持的要枢,就是春季萌生,夏季成长,秋季收敛,冬季归藏。这是上天的法则,不可扰犯它,违逆它。如果违逆,即使一时能够成事,终也必将失败。由此可知,人君治国,也要秉持上天要枢,使臣民有出生、育养、发展、老死的权利,不可扰犯,不可违逆。如果违逆,即使一时强盛,最终必将衰败,因为这是上天的法则,是人主所要秉持的根本纲要。
# F, H8 v1 X3 ]5 r+ |/ f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