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 359 回复 0

鬼谷子决篇第十一:原文与翻译

192

主题

1

回帖

7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16
发表于 2025-3-11 14:54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鬼谷子《决篇第十一》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决断正误的利弊以及决断的各种方法,强调“决情定疑”的重要性‌。) ]; j  }& O& z; m) N1 l0 J

9 d) _% W$ Q# z2 }' S2 ^1 _原文:' u. e  c4 ?/ Y$ a$ {' v

9 |% l: ]; x$ B* s- @凡决物必托于疑者,善其用福,恶其有患。善,至于诱也,终无惑,偏有利焉。去其利,则不受也,奇之所托。若有利于善者,隐托于恶,则不受矣,致疏远。故其有使失利者,有使离害者,此事之失。0 ~+ Z6 ]4 h( h3 a8 N! \! t- Q* W
& n! b4 C/ b* C+ f# B# b- D3 o8 _- r
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,有以阳德之者,有以阴贼之者,有以信诚之者,有以蔽匿之者,有以平素之者。阳励于一言,阴励于二言。平素,枢机以用;四者,微而施之。于是度之往事,验之来事,参之平素,可则决之。
$ T+ i, \5 O% ~. i& ?2 \: j# V, f4 j$ T
王公大人之事也,危而美名者,可则决之;不用费力而易成者,可则决之;用力犯勤苦,然不得已而为之者,可则决之;去患者,可则决之;从福者,可则决之。
, H8 H% ?5 v) X; o7 t4 l- Y: L; x" j
故夫决情定疑,万事之基。以正治乱,决成败,难为者,故先王乃用蓍龟者,以自决也。. v: N/ l# C# }9 `8 }% ~" T

  L2 }9 t1 x) d5 j4 e
译文:$ R1 Z+ J; o. ?3 N; a6 Z& O
1 t. ]% x# I* k" G, _$ q$ N7 s" R
断事决物,必是决断疑难。善于决断可带来福报,不善于决断,则招致祸患。善于决断,若是能够不受眼前之利左右,最终非但不会受惑,反倒偏向得利。不使得利,(对方)非但不会接受,还会质疑所做决断的依托何在。如果决断(总体)利得福报,但含有隐患,对方非但不会接受,还会导致关系疏远。所以,就决断而言,无论是导致失利,还是招引祸殃,都是失败。
0 D5 h6 a5 _3 R$ ?9 L7 N, y( |4 a2 g1 ]- y* n  @$ q9 x
圣人成功断事的法术有五种,有时采用阳德法术,有时采用阴贼法术,有时采用信诚法术,有时采用蔽匿法术,有时采用平素法术。采用阳类法术时,要表里如一;采用阴类法术时,要表里不一。平素法术用于枢机决事,阳德、阴贼、信诚、蔽匿四种法术,在实施决断时都不可张扬。(方法是,)察考以往,验实未来,参照平素,认为可行就予以决断。
9 a) }& c: V& c: W
* \' k2 }$ l* i7 e0 F2 g在为王公大人计谋时,如果情况危险且所谋可以收到美好名声,就可决断;如果不用费力且容易成功,就可决断;虽然用力辛苦,却不得不这么做,就可决断;如果能够去除祸患,就可决断;如果能够带来福报,就可决断。6 A) {# K! M/ q  S; s" c( H' B
# v! i4 i  V: Q) d( L
由此可知,决情定疑是处理一切事物的根基。如果事关拨乱反正、决定成败,决断就是难做的事,所以先王使用蓍龟,听凭自然法则。/ }* |# H1 y) A$ n# i, C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