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执行偏差:为什么同一份方案落地就变味?—— 从 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 到 I 型 “擅自加戏” 的 PDCA 纠偏闭环
u$ q+ h) m0 n- Y0 Q5 P% U/ W) n" f6 v$ R
在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中,你是否常常遭遇这样的困惑:精心策划的方案,落地实施时却像脱轨的列车,偏离了既定轨道?明明大家都拿到了相同的方案,可执行起来却千差万别,效果大打折扣。这种现象背后,执行偏差在悄悄作祟。今天,我们就深入探讨执行偏差中的两大典型问题 ——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 与 I 型 “擅自加戏”,并借助 PDCA 闭环管理,探寻有效的纠偏之策。
! ]1 ^8 Y p3 s3 P9 U5 ?4 n4 i a" t3 N
一、认识 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 与 I 型 “擅自加戏”
6 h- k' a( v m g A
% s( b: l$ I" V5 f' G, @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5 p, ?0 F; T' d2 p( Y2 a
具有 S 型特质的人,以支持他人为导向,性格温和,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。在团队里,他们往往是 “好好先生 / 女士”,是团队凝聚力的维护者。然而,在执行方案时,这种特质却容易演变成阻碍。面对不同意见,S 型的人因害怕引发冲突,会选择妥协,放弃原本方案中的关键要点。例如,在一个市场推广方案执行中,团队成员对推广渠道有不同看法,S 型成员明明认为原方案中的线上直播推广效果更佳,但担心反对同事提出的线下活动方案会引发矛盾,于是选择附和。结果,线下活动效果不佳,推广目标未达成,原方案的优势也未能发挥。
8 B0 s' g, H& C3 z+ f
, X( H, E5 ]( U4 d5 hI 型 “擅自加戏”+ Y0 h! U# `+ H
I 型特质的人热情洋溢、充满创意,喜欢成为焦点,擅长影响他人。在执行方案过程中,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现欲,可能导致其偏离既定方案 “擅自加戏”。比如,某品牌新品发布会方案已确定流程与环节,但负责主持的 I 型员工,为了让发布会更 “出彩”,未经团队讨论,自行添加了一个互动环节,且在互动中过度发挥,偏离了新品推广主题。这不仅打乱了整体节奏,还让观众感到困惑,削弱了发布会对新品的宣传效果,与原方案的目标背道而驰。
5 r: y" \( F( K# Z0 r9 y! a5 y. r) A( k# n3 W+ l
二、PDCA 闭环助力纠偏
8 L" u8 l `- T" u
( z2 a% ~6 z! ^, u6 L% xPDCA 循环,即计划(Plan)、执行(Do)、检查(Check)、处理(Act),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,可有效应对执行偏差。
* F0 ^) f6 w ?
9 K" b4 S7 Q |1 F# H% p& a, U计划(Plan)阶段:精准规划,明确规则
8 W3 z* w. V$ D! F/ K# o2 H- R细化方案内容:将方案目标分解为具体、可操作的任务,明确每个任务的责任人、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。例如,在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,将开发过程细分为需求分析、代码编写、测试等阶段,每个阶段都设定详细任务,如需求分析阶段需完成用户需求文档编写,责任人明确为产品经理,时间节点精确到一周内完成,质量标准为文档完整、准确反映用户需求。
+ u* a* c0 d3 M: D% ]- q U" {8 \/ J3 g' h5 m+ ~$ C) k( _1 j3 `
制定沟通规则:针对 S 型怕冲突问题,建立开放、包容的沟通机制。规定团队成员在讨论方案时,需尊重不同意见,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进行理性探讨,禁止批评与指责。同时,明确决策流程,当出现分歧无法统一时,通过投票或上级裁决等方式确定执行方案,避免因 S 型成员的妥协导致方案不合理变更。对于 I 型可能的 “擅自加戏”,提前声明方案的严肃性,任何调整需经过团队讨论与审批流程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。7 h: ^6 o- X& ?0 \& @
# O- O! g- _0 G3 U+ p3 u执行(Do)阶段:严格落实,有效监督' g' [; y3 b5 i; l# A
培训与宣贯:在方案执行前,对团队成员进行全面培训,确保每个人理解方案内容、目标以及自己的职责。尤其向 I 型成员强调按方案执行的重要性,向 S 型成员强调坚持正确观点的必要性。例如,在企业新业务流程方案执行前,组织多轮培训,邀请方案制定者详细讲解流程,通过案例演示、模拟操作等方式,让成员熟悉流程细节,减少执行中的误解与偏差。. O K* R- m# @0 _# Y9 Q
9 H" t4 q3 z3 `1 A
过程监督:设立监督岗位或小组,对方案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。密切关注 S 型成员是否因害怕冲突而放弃原则,I 型成员是否遵守方案要求。如在一个营销活动执行过程中,监督小组每日检查各环节执行情况,发现负责宣传物料设计的 I 型员工准备添加一些与品牌定位不符的夸张元素,及时制止并要求其按照原方案设计。
1 [+ H6 s" K: p2 x* V. V
! w7 p+ ~4 l% h, L) v5 L6 `. C检查(Check)阶段:定期评估,发现偏差1 M4 k0 U! K7 {! E
建立评估指标:依据方案目标,制定量化的评估指标。如销售方案可设定销售额、客户转化率等指标,项目方案可设定进度完成率、质量达标率等。定期(如每周或每月)对执行结果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,判断是否达到预期。例如,一个电商促销方案执行一周后,对比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,分析流量转化率、客单价等数据,评估方案执行效果。4 v2 S0 c# I7 i* M0 J# a3 G4 V
# f3 l; H/ i8 c$ q- J0 O
偏差分析:当发现执行结果与目标存在偏差时,深入分析原因。若发现销售业绩未达预期,经分析是因 S 型销售团队成员在与客户谈判时,为避免冲突,轻易答应客户不合理折扣要求,导致利润降低、销售额未达标;或者是 I 型成员自行改变销售话术,过度承诺客户,引起客户对产品过高期望,后期产品交付时引发客户不满,影响销售。
) z: o+ a6 b& [- b
/ m- Z$ q3 x: X, o4 b' Y处理(Act)阶段:及时调整,总结经验
3 H* ~0 q8 y: A8 Z/ ]纠偏措施:针对 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 导致的偏差,加强团队沟通与反馈,组织复盘会议,让成员分享执行中的问题与经验,引导 S 型成员正确处理冲突,坚守方案原则。对于 I 型 “擅自加戏” 造成的偏差,强化方案变更管理,对未经许可擅自更改方案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,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罚。同时,根据实际情况,合理调整方案,如在销售方案中,优化谈判策略,明确折扣底线,规范销售话术,避免类似偏差再次发生。
4 C) ^9 o$ ]9 e# y; Q5 [8 O, ], n+ }" v4 h
经验总结:将本次方案执行中的问题、解决方法及经验教训整理成文档,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。同时,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进行表彰,激励大家在今后执行方案时,既保持创新活力,又严格遵守方案要求,提高整体执行力。4 L& L, I$ X1 ^" @: Y5 ]+ O
5 ~/ G; i' N7 {: o$ H( x: z) |$ v执行偏差中的 S 型 “怕冲突妥协” 与 I 型 “擅自加戏” 问题,严重影响方案落地效果。通过 PDCA 闭环管理,从计划制定、执行监督、检查评估到问题处理,全流程把控,可有效纠正偏差,提升团队执行力,确保方案落地不走样,实现预期目标。在实际工作中,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执行偏差问题?又是如何解决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与见解。
: N' i' E" N8 Z
3 j8 p# t9 S" ] {' V5 [! E9 Q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