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鬼谷子》第一篇:捭阖术第一章:或阴或阳,或柔或刚
(1)
原文:
粤若稽古,圣人之在天地间也,为众生之先,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,知存亡之门户,筹策万类之终始,达人心之理,见变化之朕焉,而守司其门户。故圣人之在天下也,自古至今,其道一也。变化无穷,各有所归。或阴或阳,或柔或刚,或开或闭,或弛或张。
译文的大意是:
纵观古今,圣人立于天地之间,洞察阴阳变化,把握万物存亡之机,洞悉人心之理,预见变化之兆。其道一以贯之,变化虽多,终有所归。或阴或阳,或柔或刚,或开或闭,或弛或张,皆在圣人掌控之中。通过观察阴阳变化,圣人能洞察人心,灵活应对各种局势。无论是阴柔还是阳刚,开合弛张,皆能游刃有余,这正是鬼谷子智慧的精髓所在。
圣人以此道驾驭万物,洞悉人心,在纷繁世态中从容应对。阴阳相济,刚柔并施,开合有度,弛张自如,此乃鬼谷子智慧之核心,助吾辈于现代生活中游刃有余,成就卓越。掌握此道,便能于职场博弈中洞察先机,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,化解困境,把握机遇,从容应对生活种种挑战,实现自我价值,迈向成功之路。
(2)
我们中国的道家,讲究“阴阳相合,万物终归一”。而“阴阳之道”呢,又是讲究平衡关系的重要表述之一。我们都知道八卦阴阳鱼,八卦阴阳鱼是一个圆形,中间由黑和白色组成,白色的中间有黑色,黑色的中间有白色,象征着阴阳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。
在生活中,比如:我们的性格比较懦弱,一直受欺负。想不受欺负怎么办呢?就有勇气的对欺负者说不,我们就该勇于反抗。勇于反抗并非盲目冲动,而是基于自我保护的合理选择。懦弱比作是阴的话,那么反抗就是阳。我们要做的是,既不懦弱被欺负,又不恃强而欺他人。在工作中,我们从来不主动争取什么,踏踏实实工作,也从不会表现,等着被欣赏,被提拔,可功劳都是别人的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学会适时展现自己,主动争取机会。正如阴阳之道,柔中带刚,刚中有柔,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适时展现,既不失谦逊,又彰显能力,方能赢得认可。
阴阳相辅,刚柔并济,不仅适用于职场,更贯穿生活各面,助我们于复杂环境中找到平衡,实现内外和谐,稳步前行。
(3)
阴阳之道,亦如人生之舟,需在风浪中把握航向。柔时如水,顺应形势;刚时如石,坚定不移。唯有如此,方能于变幻莫测的世事中,寻得一方宁静,达至内心之平和。此智慧,不仅是古人智慧之结晶,更是今人应对挑战之利器。正如心理韧性所言,面对逆境,我们需如熟牛皮般坚韧,虽受外力变形却不脆折,波动中总能恢复元气。孔子之“君子不器”,孟子之“苦其心志”,老子之“柔之胜刚”,皆启示我们在变化中保持内心平和,以柔克刚,成就坚韧人生。
在逆境中,我们应如车轮上的橡胶,抗压耐磨,保持内心的积极力量,借助科学方法,实现创伤后成长,达到更加快意的人生状态。
在顺境时,亦需保持谦逊与清醒,避免骄躁,方能稳步前行。这就是阴阳之道对于我们生活的深刻启示,既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,亦能在顺境中保持谦逊,从而在人生的起伏中,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,最终实现人生的圆满与和谐。正如苏东坡所言: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我们应在风雨中坚守内心的平和与坚韧,以阴阳之道调和人生百态,于细节中积累成功,于挑战中锻造韧性。
阴阳之道,在于心,在于性,在于行。“柔有所设,刚有所施,弱有所用,强有所加”。兼此四者,而制其宜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