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鬼谷子》第四篇:抵巇术第一章:抵巇之理
(1)
原文:
物有自然,事有合离。有近而不可见,远而可知。近而不可见者,不察其辞也;远而可知者,反往以验来也。巇者,罅也。罅者,涧也,涧者,成大隙也。巇始有朕,可抵而塞,可抵而却,可抵而息,可抵而匿,可抵而得,此谓抵巇之理也。
译文大意为:
世间万物皆遵循自然法则,事物的聚合与离散自有其规律。有些事物虽近在咫尺,却难以察觉其本质;而有些则远在天涯,却能洞悉其真相。难以察觉的原因在于我们未曾深入探究其本质,而能明了远事则是因为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来预测未来。即便是微小的缝隙,也可能演变成深不可测的深渊。当缝隙初露端倪时,若能及时应对,采取措施,无论是修补、退避、平息、隐藏,甚至可能因此抓住机遇,这正是“抵巇”之理的精妙所在。
在现实生活中,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,总会有顺境与逆境交替出现。面对逆境,若能提前预判并采取有效措施,这些逆境或许能转化为成长的契机,避免演变成更大的危机。
(2)
阅读完关于“抵巇术”的文章后,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成语“防微杜渐”。而“防微杜渐”正是“抵巇术”核心理念的体现。
实际上,许多事情在初始阶段会出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,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潜在的风险。如果我们能洞察这些细微之处,并及时采取措施,便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,避免其发展成不可收拾的局面。这种见微知著、未雨绸缪的智慧,正是“抵巇术”所倡导的应对策略。
以近年来我们常听到的公司裁员为例。实际上,每个公司在裁员之前,都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,包括财务审计、业务调整、人员评估等。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动,实际上是危机的前兆。如果员工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迹象,并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,或许就能避免被裁的命运,甚至可能借此机会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。正是“抵巇术”的智慧,教会我们在细微之处洞察先机,化危为安。因此,掌握“抵巇术”,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职场挑战,还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前预判风险,从容应对。正如古语所言,千里之堤溃于蚁穴,细微之处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隐患。
(3)
对于“抵巇”概念的解析如下:
1. 抵巇体系:
初巇→罅隙→涧谷→巨隙(危机演进过程)
2. 应对五法:
(1)抵而塞:如大禹治水,疏堵结合
(2)抵而却:似墨子止楚攻宋,以实力威慑
(3)抵而息:若张良蹑足止封,消除猜忌
(4)抵而匿:类范蠡泛舟五湖,功成身退
(5)抵而得:同田氏代齐,顺势取代
“抵巇术”在现实中的应用,即危机管理智慧,适用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防范,提前识别市场变化,
1. 企业风控:识别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(察其辞)
2. 国际关系:通过历史周期律预判地缘政治走势(反往验来)
3. 个人发展:职场危机早期介入(如技能缺口及时弥补)
正如古语所言,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细微之处往往藏着大隐患。只有防微杜渐,才能提前化解潜在危机,确保大局稳定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