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张仪 发表于 2025-4-16 07:39:09

《鬼谷子》第六篇:忤合术第一章:趋合倍反


(1)

原文:

凡趋合倍反,计有适合。化转环属,各有形势。反复相求,因事为制。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,立身御世,施教扬声明名也,必因事物之会,观天时之宜,国之所多所少,以此先知之,与之转化。世无常贵,事无常师。圣人常为无不为,所听无不听。成于事而合于计谋,与之为主。合于彼而离于此,计谋不两忠,必有反忤。反于此,忤于彼;忤于此,反于彼。其术也,用之天下,必量天下而与之,用之国,必量国而与之;用之家,必量家而与之;用之身,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。大小进退,其用一也。

译文大意为:

在任何趋向联合或背离的局势中,都存在相应的适应策略。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,我们必须依据具体情况,把握时机,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,从而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。因此,圣人立足于天地之间,始终能洞察先机,顺应时势,最终成就大业。无论是与彼方合作还是与此处分离,都应根据具体形势制定策略,确保不偏不倚,避免陷入两难之境。世上没有永恒的尊贵,事物没有不变的典范。圣人总是在行动中,能够聆听各种声音,同时又不失自己的方向。成功在于顺应局势的变化,同时巧妙地将策略应用于实际中,使计划得以实现。无论是应用于天下、国家还是个人,都必须先衡量全局,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。符合彼方的策略,并准备在必要时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。无论是大小事务还是进退选择,这种策略的运用都保持着一致性。

(2)
忤合术的核心在于灵活应对,它不仅是一套策略或技巧,更是对世事洞察和处理的一种智慧。

忤合术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中“因势利导”和“动态平衡”的智慧体现。忤合术的智慧体现在对时势的敏锐捕捉和对变化的快速反应。它教会我们在任何事务中寻求平衡,不仅是在对立中寻求和谐,更在于在变化中寻找永恒。忤合术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不断根据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调整策略,以达到目标。在忤合术的指导下,无论面对何种复杂局势,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应对之法。

因此,忤合之术,需知进退之度,明得失之理。当忤之时,察其逆而防其患;当合之时,观其利而图其成。故能行忤合之术者,可执天下之要,御古今之变,从而成大业于无形之中。

(3)
正如圣人所言,忤合之道,贵在不拘一格,以无为而治之,以有为而应之。故智者行于世,常以变通为先,不固执己见,不拘泥于旧规。在世事的波涛汹涌中,把握忤合的节奏,如同操舟于激流,顺势而为,逆流而上,终将达于彼岸。在忤合之中,不执着于一隅之利,而要洞察全局之势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繁复的世态中,把握时机,以顺应之姿,成就非凡之业。忤合术之精髓,便是以柔克刚,以静制动。在忤合术的实践中,需审时度势,深谙策略之变。当忤之机显,不可强求,当合之机至,亦不可轻忽。故智者知忤合之机,如巧匠之握尺度,精准而灵动。运用忤合之术,不仅仅在于权谋之术,更在于心灵的修养与智慧的涵养。正如古人所云,知忤合者,方能于天地间自由翱翔,无往而不利。

(4)
谷子的“忤合之术”就是哲学中所讲的矛盾,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,并且可以相互转化。鬼谷子的忤合术是基于“忤”与“合”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。事情总是有正有反,有利有弊,有直有曲的。智者往往能够在现实环境中针对客观条件是否具有“天时地利”以及对方是否“人和”,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,变不利为有利,或曲中见直或直中见曲,适时改变斗争形势,变被动为主动,从而化险为夷、转危为安。(此段引用于“诸子百家大讲堂《鬼谷子全书》”)

因此,忤合术的智慧,不单是机巧之术,更是一种深刻的认识与理解。它提醒我们,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,保持灵活的思维与应对之策,方能如龙在渊,隐而不露,出则见风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鬼谷子》第六篇:忤合术第一章:趋合倍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