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亮 发表于 2025-4-11 11:29:24

跟DISC中的c型人沟通,要学会逻辑表达的三个方法

在DISC理论中,服从型(C型)性格的沟通思维方式是以‌逻辑先行‌为核心,但表达模式并不仅限于“前提→推理→结论”的线性结构。其思维框架会根据场景需求灵活调整,以下是更全面的解析:

一、典型表达模式:逻辑三段论的变形‌

C型人天然倾向于‌严谨的逻辑推导‌,但实际沟通中会根据信息复杂度选择不同的表达结构:

前提→推理→结论(基础版)‌

适用场景‌:简单决策或需快速说服对方时。
示例‌:
前提:“当前生产线故障率已达8%(历史均值为3%)”
推理:“设备老化是主因,维修成本比更换低20%但仅能维持3个月”
→ 结论:“建议优先启动设备更换流程”。

分层论证(进阶版)‌

适用场景‌:复杂问题需多维度分析时。
结构‌:总论点→分论点1(数据支撑)→分论点2(案例验证)→综合结论。
示例‌:
总论点:“应调整供应商合作策略”
→ 分论点1:“A供应商交货延迟率同比上升15%”
→ 分论点2:“B供应商在质量抽查中合格率高出8%”
→ 结论:“建议将B供应商订单占比提升至70%”。
二、C型人的其他关键表达思维方式‌

除了逻辑链条,C型人还会通过以下方式组织信息,以降低认知模糊性:

数据驱动型表达‌

特点‌:用数字替代定性描述,量化风险与收益。
示例‌:
低效表述:“这个方案可能更划算”
→ C型优化:“方案A成本节省12%,但需增加2人/天工作量;方案B节省8%,可维持现有人力”。

流程分解式表达‌

特点‌:将任务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,强调顺序与依赖关系。
示例‌:
普通表述:“尽快完成用户调研”
→ C型优化:“分三阶段推进:① 周三前确认问卷(需法务审核);② 周五抽样测试;③ 下周二前完成200份有效样本收集”。

对比分析法‌

特点‌:通过横向比较(如AB方案优劣表)凸显决策依据。
示例‌:
普通表述:“建议选新系统”
→ C型优化:列出《新旧系统对比表》(含数据迁移成本、学习周期、故障率等6项指标)。
三、与C型人沟通的适配策略‌

主动提供结构化信息‌

提前准备数据、流程图或标准化模板,减少其信息整合成本。
反例‌:“这个项目需要优化”(模糊) → ‌正例‌:“项目需在30天内将错误率从5%降至2%,具体优化路径见甘特图”。

预判其信息缺口‌

C型人常会追问细节,可提前准备补充材料(如原始数据、合规文件)。
话术‌:“这是初步方案,附件包含测试数据、风险评估表及备选方案,供参考”。

允许验证与反馈周期‌

避免要求其当场决策,给予分析时间。
话术‌:“请在下班前反馈修改意见,若有疑问可随时调取原始数据”。
四、总结:C型人的思维共性‌


C型人的核心逻辑是‌“用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”‌,其表达模式本质是:

“信息结构化→风险可控化→结论可验证化”‌。

理解这一底层逻辑,即可灵活适配沟通方式,而非机械套用单一表达模板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跟DISC中的c型人沟通,要学会逻辑表达的三个方法